连续加量续作!央行将操作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专家:后期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更新时间:2025-09-12 23:54:53 浏览次数:

  9月12日,人民银行宣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综合考虑相应品种到期量及本月此前操作,9月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相同,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

  业内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有助于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买断式逆回购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

  王青指出,9月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本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考虑到9月5日央行已对到期的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实施等量续作,这意味着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相同,为连续第4个月加量续作。9月还有3000亿元MLF到期,也不排除加量续作的可能。

  针对背后的主要原因,王青分析,9月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为年内次高水平;另外,当前股市走强,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较为明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由此,着眼于应对流动性收紧态势,预计9月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王青预计,从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释放稳增长政策适度加力信号等角度出发,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这意味着后期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判断,美联储9月准备重启降息,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也进一步打开,降准降息仍在工具箱之中,叠加前期提消费、稳地产等政策效果逐步释放,相应拉动总需求、撬动增量信贷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另有业内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有助于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

  从全局看,温彬分析,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从长远看,金融机构破除内卷式竞争会挤出虚增空转贷款,逐步从“比规模、比增速”转向“比服务、比精准”,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更高、更可持续。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信贷需求减少、新动能领域信贷需求增加,金融机构需适应形势变化,加快转变经营思路,进一步下沉客户,在细分市场中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同时,随着金融市场创新和直接融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加上政府债券发行扩容提速,贷款作为企业融资渠道之一,越来越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宜更多观察社会融资规模、M2这些更全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衡量。

  另有业内专家提出,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结构转型加快,居民杠杆率较高,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放缓。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领域的全覆盖,7月末,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1.5%,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未来,结构引导重点还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

  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