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债券ETF规模破3800亿元
更新时间:2025-07-03 21:31:33 浏览次数:

  7月2日,备受关注的首批科创债ETF正式获批。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日下午,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10家头部公司率先上报首批科创债ETF产品。

  
 

  7月2日下午,上述10家头部公司上报的首批科创债ETF产品获批。

  据悉,这些产品中将有6只在上交所上市,4只在深交所上市。

  多位业内人士对近年来,科技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落地的核心抓手。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要“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进一步强调“加快推出科创债ETF”,从制度层面为市场发展指明方向。

  这批科创债ETF产品由10家头部基金管理人发行,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其跟踪的标的指数主要有三类,分别为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以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为例,该指数从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选取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整体表现。指数成分券资质普遍较好,其中央国企作为发行主体的科创债规模占比在99%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科创债存量规模1.1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22万亿元。其中,央国企债券占比98%,发行人信用评级AAA的债券占比97%。

  华夏基金指出,科创债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高度契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2025年以来相关政策频出。在低市场利率时代,科创债作为高等级信用债显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科创债进一步扩容和升级,将提供更大收益挖掘空间。

  具体到科创债的投资机会,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叠加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对出口的阶段性影响。嘉实基金表示,未来利率水平或将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信用债整体呈现“利差优势+票息保护”的双重特征,科创债作为国家战略支持品种,产品空间广阔,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南方基金也表示,科创债ETF的推出对于推进公募行业填补“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以及助力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入践行“科技金融”大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以及个人客户投资场内科创债提供了更加透明和高效的参与方式,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招商基金则指出,科创债ETF是落实科技金融大、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的有力实践,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固收类投资工具。相关指数及其ETF具有政策强力支持、收益优势显著、风控保障充分、流动性持续改善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的背景下,债券型ETF近年来驶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5月,这类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2025年2月突破2000亿元,6月初突破3000亿元,增长呈加速度态势。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7月1日,全市场债券ETF共有29只,资产净值合计已经达到3853.0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新增9只,规模增长2754.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50.65%。

  从单只产品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ETF是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由2024年底的350.81亿元快速增长至超过500亿元,最新规模已经达到522.04亿元,增幅近50%。

  排在第二位的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也从2024年底的292.02亿元持续增长,2025年6月一度突破500亿元大关,最新规模为497.60亿元。

  此外,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多只产品的最新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另外还有7只债券ETF也是百亿级基金。

  有公募人士对此外,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债券ETF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后续发展空间很大。一个数据是债券ETF在美国债券基金市场中占比约40%,而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2%,潜力巨大。科创债ETF获批发行势必将为债券ETF市场引入更多资金。

  “随着指数化投资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可,债券ETF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规模有望持续增长。”该人士表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