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低空经济是需要长期培育的“耐心经济”
更新时间:2025-05-24 03:51:28 浏览次数:

  5月23日下午,“2025年世界无人机大会”全体会议在深圳开幕,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发表了公开演讲。他表示,通用航空产业是“耐心产业”,低空经济是需要长期培育的“耐心经济”,希望业界坚持安全、创新和耐心。

  
 

  董志毅表示,在欧美国家,主要是以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为主。“美国拥有22.4万架通航飞机和2万多个通用机场,其传统航空飞行小时数已达2500万小时。对比之下,中国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已超过美国,达到2666.7万小时。”

  在董志毅看来,近几年中国低空经济有很大突破。从2024年末到2025年一季度,国内通航企业数、在册通用机场、在册通用航空器和累计飞行小时均同比正增长,其中累计飞行小时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2025年,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正步入健康安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董志毅表示,当前各地可以抓住三个重点,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场景开拓。充分挖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应用场景,激发市场需求,创新运营模式,形成商业闭环。

  二是加强通信、导航、算力、安全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通用机场已经达到481个,下一步要建设智能精准的低空导航网、低空反制网等。

  三是构筑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治理新体系。董志毅认为,安全是低空经济的底线。低空经济面临国防安全、航空器飞行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需要从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管理机制、防护技术等多个方面构建低空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推动低空经济进一步发展。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