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场上,这群灵芝女性不一般……
更新时间:2022-08-16 07:35:54 浏览次数:

  在越城区灵芝街道,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与2002年启动的原灵芝镇城中村改造工作一同成长,走过了二十载风雨岁月,从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台公用的老式电脑开始,用柔肩担起拆改重任,以工作推动城市变迁。今天,“灵芝人”就带你走进这群刚柔并济的“越姐姐”。

  二十年来,灵芝街道城中村改造的脚步从未停歇,累计拆迁了大树江、横湖、永兴、界树、后墅、青云等37个村。说到拆改,人们想到的总是以男性为主的工作人员,他们冲在一线,更多地被人们看到。但实际上,从事拆改确权确户的工作人员中,女性同志占比高达90%。毛泽东主席曾经用“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形容女兵,而灵芝的这群“巾帼女将”也正是如此。在拆迁开始前,就是她们负责对村庄进行详细的确权确户,时长往往长达数月且常常通宵达旦。确权确户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拆迁工作顺利与否、公平与否,这群常在幕后的“越姐姐”可以说是拆改工作的中流砥柱之一。

  目前,灵芝拆改线名女性工作人员,其中不少女性在20年前就加入了灵芝大家庭。当时,大树江村作为灵芝第一个拆迁村,陈国红、赵丽俊、何兴娟、李潘旗等几个工作人员相遇在小小的简易办公间,女将们都是新来的,拆迁政策也是全新的,拆迁经验更是一片空白,什么都需要从头摸索。

  谈起当年刚“入行”时的情形,何兴娟至今感慨万千:“加入城改办之前,我是做税务工作的,拆迁这块真的是一窍不通。陈国红、赵丽俊、李潘旗他们几个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我们都是‘跨界’过来的。那时候不像现在,不懂的网上搜一搜就能找到办法。那时候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边做边错,边错边改。”

  为了弄通弄懂拆迁政策,姑娘们常常组团学习,为了理清理顺拆迁流程,姑娘们常常四处求教,问上级部门,问其他镇街有经验的同志。“如果到了群众面前,讲到政策流程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翻资料,群众怎么可能信任我们。”对当初那段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陈国红记忆犹新,“当时很多老百姓对拆迁政策是没有概念的,我们需要为他们解答疑问,帮助他们弄懂政策。”

  她们通过一次次的分析探索,盘通政策,厘清拆迁思路,再逐户分析具体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个个“拆迁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个独当一面的“拆迁通”,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啃下了大树江村这块硬骨头,圆满完成这项拆迁任务。

  当时的大树江村地块成为了今日的大树江小区、镜悦府小区、还有越州工贸园区、绍兴旧货市场。

  2019年,灵芝启动白鱼潭、西蚌潭、小善、水产、大善五村拆迁,这是灵芝历史上数量最多的集中签约。“越姐姐”赵丽俊主要负责白鱼潭、陈国红和李潘旗主要负责西蚌潭、何兴娟主要负责小善,她们四人目标明确、分工有序,另外还有水产、大善共五个自然村同时启动征收。他们四个被称为拆改战线上的“四朵金花”。

  赵丽俊负责的白鱼潭村是五村中户数和人口最多的一个村。项目一启动,赵丽俊就带领小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了解民情,听取老百姓对拆迁的诉求。前期丈量评估结束,确权确户后,共建立了335只房屋征收档案袋,档案里详细记录了拆迁户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主要诉求等内容,这些档案为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顺利完成签约提供了有效保障。

  而由陈国红、李潘旗、何兴娟带领的小组也通过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坦诚交谈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在这几位“拆迁姐姐”的带动下,圆满完成了五村的100%集中签约腾空,用“绣花功夫”实现城市环境蝶变。

  如今,当年的小姑娘们已经逐步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前辈姐姐,但她们仍然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依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带着后辈奔忙在拆改一线年年初,西山头村和山泉村同时启动拆迁,同样创造了100%签约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年轻的“拆改姐姐”,潘岳芳参与了这次山泉村征迁的全过程,对于这次征迁取得的成绩,她觉得很辛苦,但是值得。“我加入拆改大家庭以后看到的永远是忙碌,但是感受到的却永远是激情、投入、奋发和向上的氛围。”从刚加入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潘岳芳的成长离不开“姐姐”们的悉心教导。“姐姐们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不仅是业务知识,更多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陈国红姐姐明年一月份就要退休了,但是她现在还坚持在一线,李潘旗姐姐在一次加夜班的时候扭伤了脚,至今走路还是一拐一拐的,但是她也还奋战在一线。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以一颗真心维护一方公平

  发挥“踏破铁鞋、磨破嘴皮、踏破门槛”的精神,这些“越姐姐”成为各村拆迁项目的主力军。协同丈量、确权确户、政策解答、制定方案、签约结算、发放资金……在每个阶段的拆迁现场,都有着她们不辞劳苦的身影。在拆改现场,她们常常连续一两个月“白加黑”地奋战,刚完成一个村的拆迁工作,整理打包完拆迁资料,马上又辗转到下一个村。

  “拆迁政策不仅是手中的戒尺,更是心中的底线,如果我们自己都解释不清楚政策,不了解情况,还怎么让群众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呢?”这是她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老百姓的一次次疑问,五花八门的拆迁诉求,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越姐姐”们始终保持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耐心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让拆迁工作“化难为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2022年山泉村拆迁时,有这样一户家庭,老人有2个儿子,但2个儿子历来不和导致家庭内部纠纷不断,且兄弟两个各有各的道理,导致迟迟无法签约。陈国红和工作组成员一方面仔细研判拆迁资料,房源依据,另一方面重点从老人的养老保障方面入手分别耐心做两个儿子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日努力,最终实现顺利签约。

  在她们的带动下,一代又一代灵芝的“越姐姐”们始终保持“为民、务实、勤勉”的精神面貌,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走出了一条服务提升、保障强化的城市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灵芝街道全域面貌升级,奋力打造“首位立区先行地,幸福越城示范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