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营收破百亿元仍扣非亏损,上交所追问“钱哪儿去了”?东软集团回应来了
更新时间:2025-07-06 23:32:01 浏览次数:

  年营收增长9.64%突破百亿元规模,扣非归母净利润却连续亏损,“软件外包巨头”东软集团受到上交所关注。7月6日晚间,东软集团公告回复上交所年报监管问询函。
 

  2024年年报显示,东软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9.64%,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0.36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1.47亿元。

  对此,东软集团回应称,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增长但扣非后持续亏损,主要是由于创新业务公司对归母净利润的负向影响及列报规则的影响,而不是公司主营业务自身盈利的问题。

  
 

  2024年,东软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14.70%;实现主营业务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22%,相较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约定的公司层面业务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

  因二者差异较大且变动趋势不一致,上交所要求东软集团解释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为实现特定业绩目标调节利润的情形。

  对于二者的变化趋势,东软集团在回函中解释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带来毛利额的增加,使得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0.78亿元。同时,2024年创新业务公司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负向影响同比增加0.60亿元,同年股权激励费用对归母净利润的负向影响同比增加0.29亿元,两项合计负向影响同比增加0.89亿元。

  考虑到上述因素为公司净利润带来的0.89亿元负向影响,尽管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0.78亿元,最终体现在归母净利润层面,仍同比减少0.11亿元,使得公司归母净利润与主营业务净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

  至于二者之间的数额差异,则主要归因于创新业务投入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两项。

  据东软集团披露,2024年,公司创新业务对公司净利润的负向影响合计1.77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经测算,公司需要对持有的两家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净利润的负向影响1.81亿元。以上两项对公司净利润的负向影响合计3.58亿元。

  
 

  除了上述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报告期末,东软集团的货币资金余额27.90亿元,主要为银行存款。与此同期,公司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分别为3.20亿元、7.30亿元。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为何在持有较多货币资金的情况下长短期借款余额也较高。

  对此,东软集团回应称,主要因行业特性回款周期波动性大、汇率波动较大以及公司经营安全保障的需要。“每年年末是资金余额的峰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波动性,2024年前三季度合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1亿元。近几年汇率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日元跌幅最大超过30%,增持日元头寸所用资金2024年平均占用货币资金量约44%。根据公司安全经营策略,日常货币资金余额应覆盖以上项目3个月的现金支出。”

  “结合公司回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需要通过借款来补充部分月份经营安全保障资金的缺口。因此,公司在此情况下,借入长、短期借款合计10.5亿元,属于合理借款规模。”东软集团补充称。

  据东软集团年报,2024年,公司曾强力推动重大战略变革,实施了面向管理平台、研发体系、软件生产体系、营销体系、生态、领导力与人才等专项变革工作,完成了向更加简单、高效的新东软的快速蜕变;重点推动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加强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公司级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在多个领域发布新产品/新服务并实现落地应用。

  2024年,东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9.64%。而全年的研发投入却同比下降13.50%至9.21亿元。

  为此,上交所要求东软集团说明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

  据东软集团披露,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源于资产与技术复用、研发投入资源聚焦、研发效率提升、研发周期性等原因,具备合理性。“公司部分研发项目在 2023 年进入集中开发阶段,相关人力与资源投入较大,部分大型研发项目在 2023 年已完成主要开发节点。2024 年处于成果转化或维护优化阶段,研发投入相对减少,相应支出结构转向市场投入及运维投入,导致研发支出下降。”

  “公司启动研发体系专项变革,加大公司级共性技术研发,增加资产与技术复用,强化 AI 技术在研发中的应用。此外,公司研发效率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方向、研发投入资源更加聚焦核心业务领域。”东软集团称。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