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实施高速公路管控封闭以控制疫情,造成干线物流不畅影响生产和物资供应,也导致不少货车司机滞留半路的情况发生。
日前获批,“这是江西省水运发展史上首个全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按照规划,到2035年,江西将全面提升赣江航道等级,推进浙赣粤通道建设,力争形成赣粤通道,高等级航道覆盖省内所有设区市。
对港口的规划趋势,则在近几年的数据中初见端倪。
城叔梳理数据发现,近5年全国港口的生产用码头泊位,平均每年以2000个左右的速度减少。到2021年,该数量已较5年前减少近7000个,达到20867个。与之对比的是,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和专业化泊位数量连年增加。
从地方来看,各地港口货物吞吐量差距明显。省份中,广东2021年位居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榜首,山东次之;江苏则在内河中占据最高位置,与排名第二的安徽差距巨大,后者不及前者货物吞吐量的零头。
未来,随着新建航道推进及码头专业化逐步提升,区域的竞争格局是否会因此生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虽然铁路和机场建设常年备受瞩目,但两者在全国货运“版图”上占比却很小。
截至2021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0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从13.9到14.6再到15.0,前者已是连续第三年跨越万公里级别台阶;后者则在连续两年保持3万余公里里程后,首次跨上4万公里台阶。
去年底,发布,其中明确的“十四五”量化目标:预计到2025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5万公里。这意味着接下来4年,铁路里程还应增加1.5万公里,高铁1万公里。
但从货运量来看,2021年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为521.60亿吨、增长12.3%。其中,铁路货物总发送量47.74亿吨,民航货邮运输量731.84万吨。两者在总货运量中的占比,分别为9.2%和0.01%。
城叔梳理近5年数据发现,虽然铁路近年来货物总发送量的增速明显放缓,从2017年的10.1%一路跌至2021年的4.9%;但其占全国货运的比例却较此前明显上升,已从5年前的6.2%升至近三年的9%以上。
事实上,早在2018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到2020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
眼下,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多式联运特别是铁水联运发挥了一定作用,实现明显增长,但不足依然存在——
我国外向型经济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产业布局多分布于离港口100—300公里的地方,港口集疏运85%以上以公路为主,港口铁路专用线年,全国主要集装箱港区中,仍有55%未接入铁路专用线。
为进一步提高港口、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曾联合发布,公布了166个铁路专用线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也指出,交通运输部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强化港口航道协调调度和区域联动,保障重点港口全天候作业,大力推进“公改水”“公改铁”,着力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